從約公元 1230 年起,黃銅制品在歐洲流行了約 300 年之久,因為它們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。死于 1231 年的威爾普大主教的銅像,是人們所知的用黃銅制作的早的銅像。鑄造黃銅制品的過程是這樣的:先把粉碎的鋅礦和木炭跟銅塊混合起來加熱,使鋅和銅結合在一起,再加熱使合金熔融,然后將銅液灌入鑄模。英國早的黃銅器是進口的,主要是從圖爾內(nèi)進口。委托人可以從圖爾內(nèi)訂購已經(jīng)裝在漂亮的底板或大理石底座里的完整的墓碑。
制作銅制墓碑的辦法,是先鑄好銅像,通常還要鑄好周圍挑棚的剪影,再把它放在預制的石板里,用刀子在銅像上面刻出人的細部。有時銅像的手和面部要使用雪花石膏或其他鑲嵌材料。據(jù)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迄今選取的約3,000家礦商樣本中有超過18%的礦商處于虧損狀況,而去年的虧損。